行業資訊  
《飼料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導語:

  飼料工業是支撐現代畜牧水產養殖業發展的基礎產業,是關系到城鄉居民動物性食品供應的民生產業。十二五時期是中國特色養殖業現代化加快推進的重要時期,也是建設飼料工業強國的攻堅時期。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要求,制定飼料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第一章 成就與挑戰wBN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一、十一五時期飼料工業發展成就wBN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十一五期間,飼料工業抓住國民經濟實力快速增長、強農惠農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高的戰略機遇,克服養殖業波動、國際金融危機、質量安全事件等不利因素沖擊,始終堅持擴大內需拓市場、規范企業強基礎、轉變方式促提升、加強監管保安全的發展方向,繼續保持穩定發展勢頭。飼料工業的發展,為保證動物性食品穩定供應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為數百萬人創造了就業崗位,在推動新農村建設、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帶動養殖業生產方式轉變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wBN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一)產量持續較快增長。2010年,工業飼料總產量1.62億噸、總產值4936億元,分別是2005年的1.5倍和1.8倍,年均增長率分別達8.6%12.5%,世界飼料生產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其中,配合飼料、濃縮飼料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量分別為1.30億噸、2648萬噸和579萬噸,與2005年相比,分別增長67.1%6.0%22.7%
  (二)產品質量穩步提升。農業部和各級飼料管理部門以嚴厲打擊違禁添加物為重點,持續開展飼料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著力強化監督檢測和日常監管,飼料產品質量穩步提高,安全狀況不斷改善。在監測指標不斷增加的情況下,2010年全國飼料產品質量合格率達93.89%,比2005年提高1.5個百分點;飼料中違禁添加物檢出率持續下降,商品飼料中連續6年未檢出瘦肉精
  (三)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飼料行業聯合、重組、兼并步伐加快,飼料行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呈現新格局。2010年,全國飼料生產企業10843家,比2005年減少4675家;年產50萬噸以上的飼料企業或企業集團30家,飼料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42%,分別比2005年增加13家和17個百分點。一批大型飼料企業向養殖、屠宰、加工等環節延伸產業鏈,成為養殖業產業化發展的骨干力量。
  (四)國產飼料添加劑優勢突顯。除蛋氨酸仍主要依賴進口外,主要飼料級氨基酸不僅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而且成為全球重要的氨基酸供應基地。2010年賴氨酸、蘇氨酸和色氨酸產量分別達到64.0萬噸、6.5萬噸和1170噸;飼料生產所需的14種維生素全部實現國產化,2010年總產量62.5萬噸,占國際市場份額達50%以上。

  (五)技術支撐能力不斷增強。飼料機械制造業專業化發展迅速,能夠生產數十個系列、200余種產品,不僅滿足國內飼料生產需要,而且遠銷國際市場。飼料科技投入穩步增加,技術創新能力明顯增強,配合飼料轉化率繼續提高,對養殖業技術進步的貢獻率達50%以上。全國飼料生產企業62.1萬員工中,37.0%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比2005年提高11.2個百分點,成為現代養殖技術推廣的中堅力量。
  (六)監督管理體系日益健全。《飼料生產企業審查辦法》、《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范》相繼發布,《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再次修訂,飼料標準化工作穩步推進,以《條例》為核心、配套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為基礎的飼料法規標準體系基本健全。經過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和保障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等重大活動考驗,以國家飼料質檢中心為龍頭、部省級質檢中心為骨干的飼料質檢體系能力大幅提升。

  二、十二五飼料工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十二五期間,我國飼料工業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鎮化進程加快,動物性產品需求仍呈剛性增長,飼料工業還有較大市場潛力;隨著養殖業生產方式加快轉變,尤其是標準化規模養殖加速發展,飼料工業對養殖業的支撐地位將更加突出,產業拓展的空間也更為廣闊。與此同時,未來五年飼料工業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新的矛盾和問題更加突出,保持全面均衡持續發展的難度越來越大,對飼料工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飼料資源結構性制約突出。我國豆粕生產主要依靠進口大豆,2010年進口大豆5480萬噸,對進口的依存度達75%,魚粉進口依存度也在70%以上。飼用玉米用量已超過1.1億噸,占國內玉米年產量的64%,玉米供應日趨緊張。長遠來看,隨著養殖業和飼料工業持續發展,大宗飼料原料的供求矛盾將進一步加劇,飼料原料價格不斷上漲、波動更加頻繁是必然趨勢。
  (二)質量安全形勢日趨復雜。飼料安全是動物性食品安全的基礎,社會關注度和媒體聚焦度不斷加大。非法使用違禁添加物、制售假冒偽劣飼料等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生產、流通和使用等環節質量安全隱患依然存在。這些問題是監管薄弱、主體復雜、誠信缺失等各種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
  (三)產業整體素質仍然較低。我國飼料行業總體上仍處于轉型提升階段,各方面素質有待提高。從生產環節看,全國飼料生產企業超過1萬家,大部分是中小企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企業低水平經營、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場無序競爭等問題突出;從經營環節看,全國飼料銷售門店數十萬家,法律法規意識淡薄,拆包、分裝、前店后廠等現象依然存在。從使用環節看,養殖場戶數量過億,養殖者總體素質不高,濫用飼料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物的行為時有發生。
  (四)科技支撐依然不足。總體來看,飼料科技領域引進技術多,自主創新少,一般性科技成果多,重大突破性成果少。科研與技術推廣結合不緊密,成果轉化速度慢,水平不高。未來五年,隨著現代養殖業加快推進,飼料行業科技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節能減排等方面面臨艱巨的任務。
  (五)政策環境有待優化。近年來,大宗飼料原料價格上漲明顯,能源、運輸和勞動力等成本也大幅上升,飼料行業盈利水平逐年下滑,不僅影響飼料工業和養殖業發展,還會傳導至消費市場,導致動物性食品價格上漲。此外,飼料工業還面臨抗風險能力薄弱,技術改造滯后,貸款難、用地難等問題,嚴重制約行業轉型升級。

  第二章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

  一、十二五飼料工業發展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握動物性食品需求繼續增長、現代養殖業加快發展的機遇,以建設中國特色飼料工業強國為目標,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進一步推行現代企業制度,強化科技支撐,加強監督管理,著力構建企業管理規范、產品優質安全、資源高效利用的現代飼料工業,為保障動物性產品安全充足供應提供物質基礎。
  二、十二五飼料工業發展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開源節流,優化飼料資源配置
  始終把資源開發和高效利用作為保障飼料工業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廣辟飼料來源、加大非常規飼料資源開發力度、減少生產損耗、提高飼料轉化率,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調整原料供求關系,綜合運用期貨、金融等手段規避原料市場風險。
  (二)堅持科技創新,推進生產方式轉變wBN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始終把科技進步作為提高養殖業和飼料工業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率的重要途徑。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作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原創型和實用型技術的開發和推廣能力,推動行業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三)堅持安全優先,規范企業生產經營wBN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始終把保障質量安全作為飼料工業發展的首要目標。健全飼料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加大飼料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完善飼料生產經營誠信體系,推動飼料生產經營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建立完善政府監管、企業負責、社會參與的飼料質量安全風險防控機制。
  (四)堅持統籌兼顧,促進產業協調發展wBN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始終把飼料添加劑、飼料機械、飼料原料工業作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提升飼料添加劑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加快建設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飼料機械工業,建立符合我國資源稟賦的飼料原料供應體系,推動飼料行業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十二五飼料工業發展目標

  飼料工業十二五發展的總體目標是:飼料產量平穩增長,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升,飼料資源利用效率穩步提高,飼料企業生產經營更加規范,產業集中度繼續提高。通過5年努力,初步實現由飼料工業大國到飼料工業強國的轉變。
  具體發展目標為:
  飼料產量。飼料總產量達到2億噸。其中,配合飼料產量1.68億噸,濃縮飼料產量2600萬噸,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量600萬噸,主要飼料添加劑品種全部實現國內生產。
  質量安全。安全評價、檢驗檢測和監督執法三位一體的飼料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建立,飼料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5%以上,飼料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
  企業發展。年產50萬噸以上的飼料企業集團達到50家,其飼料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比例達到50%以上,飼料企業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
  資源利用。秸稈飼用量增加1000萬噸,飼用秸稈處理利用率達到50%。雜粕、糟渣、食品加工副產品等存量較大的非糧飼料資源優質化處理利用水平明顯提高。
  節能減排。低氮、低磷等環保型飼料產品研發與推廣取得明顯進展,飼料產品中礦物質、微量元素和藥物飼料添加劑使用更加規范,飼料工業單位產值能耗穩步下降。
  第三章 主要任務
  一、加強飼料資源開發利用
  保障大宗原料供應基本穩定。加強國際國內玉米、大豆等大宗原料生產及供求形勢監測分析,及時發布預測預警信息,指導飼料生產企業合理安排飼料原料采購計劃。支持飼料生產企業參與東北玉米臨時收儲。鼓勵飼料企業運用期貨等金融工具,規避飼料原料價格波動風險。
  開發利用能量蛋白資源。開展飼料資源普查,摸清非糧飼料資源家底。支持餅粕、糟渣、玉米酒精糟等糧油食品加工副產物和薯類等飼料原料優質化處理和規范化利用,豐富能量蛋白飼料資源來源。研究推廣利用早秈稻、小麥、大麥等飼料原料。加強各類替代資源生物學價值評定,完善飼料基礎數據庫。
  推進優質飼草生產與高效利用。鼓勵利用中低產田、冬閑田和不適合糧食生產的土地種植牧草和飼用作物,發展優質飼草加工業。繼續推進秸稈養畜,改善秸稈收貯設備設施條件,推廣青貯、氨化、微貯等處理技術,培育農作物秸稈商業化處理利用模式,提高秸稈飼用量和飼用效率。鼓勵發展全株青貯玉米,推廣以優質青貯飼料為基礎的優質高效飼養模式。
  二、發展優質安全高效飼料產品
  開發新型飼料添加劑產品。穩定維生素類飼料添加劑生產能力,推進技術改造,加強污染物減排和治理。著力提升蛋氨酸生產能力,促進其它氨基酸生產技術更新,增強飼用氨基酸國際競爭力,降低氨基酸生產成本。加強酶制劑、微生物制劑、有機微量元素、植物提取物等新型飼料添加劑研發、生產與應用。
  推廣安全環保型飼料產品。綜合運用營養平衡技術和新型飼料添加劑產品,研究開發低氮、低磷、低微量元素排放飼料配方技術,推廣環保型飼料產品,促進養殖污染物減排。綜合利用微生物制劑、植物提取物等新型安全飼料添加劑產品,減少抗生素等藥物飼料添加劑使用。
  發展特色飼料產品。針對地方典型品種資源、特色養殖模式和特種動物、特色畜產品、水產品生產,研究推廣配套飼料產品,豐富飼料產品種類,拓展飼料工業發展空間。鼓勵飼料生產企業與養殖基地對接,發展按需研發、訂單生產模式。
  三、加快推動發展方式轉變
  促進飼料企業整合。鼓勵飼料企業采取兼并重組、產業聯盟等形式進行整合融合,提高行業集中度。支持飼料生產企業向飼料原料生產、畜牧水產養殖、畜產品加工等領域延伸產業鏈,增強抗風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鼓勵有條件的飼料企業到國外投資辦廠、兼并收購,拓展發展空間,開拓國際市場。

  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制定實施飼料生產企業質量安全管理規范,引導企業推行生產全過程質量安全控制,建立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加強飼料企業檢驗檢測條件建設,嚴格執行原料進廠把關、產品出廠檢驗等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快推進現代企業制度,構建飼料行業誠信體系,增強社會責任意識 

  增強持續發展能力。支持飼料生產企業建立技術研發中心,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支持飼料行業技術改造,采用先進生產設備與工藝,降低加工損耗,提高加工效率。鼓勵飼料生產企業推進廠場對接銷售模式,推廣配合飼料散裝運輸和儲存利用,降低包裝和銷售中間環節費用,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

  四、加強飼料質量安全監管
  強化基礎支撐。修改完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配套規章規范和強制性標準,及時更新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和飼料原料目錄。改善基層監督執法條件,加強執法人員培訓,提高基層監督執法效能。加強飼料安全評價基地建設,系統開展飼料添加劑、非糧飼料原料和潛在有毒有害物質安全評價。提高飼料質檢機構裝備水平和人員素質,加強飼料中有毒有害物質確證檢測技術、快速檢測技術和潛在風險物篩查鑒定技術研究。
  嚴格行政許可。修改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準入條件,提高準入門檻。健全飼料行政許可工作機制,加強現場審核和復核,嚴肅查處申報中弄虛作假行為。嚴格執行年度備案審查制度,健全日常監督檢查制度。加強新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審定、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產品登記工作,強化獲證產品跟蹤監管。推進飼料行政許可基礎數據信息化管理,實現動態更新和遠程查詢。
  強化監督執法。以違禁添加物為重點,繼續組織實施全國飼料質量安全監測計劃,逐步增加監測指標,提高監測頻次,根據預警監測結果動態調整監測指標。加強飼料生產、經營和使用環節日常監管,嚴肅查處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建立違法違規的飼料生產、經營企業黑名單制度,實施重點監管。推進畜牧獸醫綜合執法,完善跨省信息通報和聯動執法工作機制。
  第四章 產業布局
  十二五時期,根據不同區域資源特點、養殖業基礎及發展趨勢,進一步優化飼料工業布局,促進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等不同地區飼料工業協調發展。
  東部地區:包括山東、江蘇、河北、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10省(市)。立足市場、資金、交通和技術優勢,重點發展高技術、高檔次、高附加值和節能環保的飼料、飼料添加劑產品和飼料機械。江蘇、浙江、山東等地進一步鞏固化工類添加劑生產能力,提高生產技術水平。
  中部地區: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6省。立足飼料資源豐富、養殖業基礎好、勞動力密集等優勢,大力發展飼料原料和飼料加工業,促進糧食等飼料資源就地轉化增值。著力推進飼料企業整合融合,培育市場占有率高、管理水平先進的大型飼料企業或企業集團。
  西部地區:包括陜西、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西藏、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廣西等12省(區、市)。針對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加快推進的形勢,發展人工種草和飼草加工業,發展與草食動物舍飼、半舍飼養殖配套的配合飼料、濃縮飼料和精料補充料產品,積極推進牧區畜牧業養殖方式轉變和南方草山草坡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發揮本地區飼料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飼料原料生產,進一步提升飼料生產水平。

  東北地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立足飼料飼草資源豐富和養殖業基礎良好的優勢,大力發展飼料原料和飼草產業,穩定發展發酵類飼料添加劑產品和濃縮飼料產品,進一步推進秸稈養畜,提高飼料產品普及率,促進糧食就地轉化增值。
  第五章 重大建設工程
  一、飼料安全保障工程
  針對飼料質檢機構亟待升級、安全評價和預警能力建設滯后、飼料監管基礎信息整合共享利用程度低、基層監督執法力量薄弱、飼料生產企業質量安全自控能力弱等突出問題,按照統一協調、突出重點、各有主攻、優勢互補的原則,建立安全評價、檢驗檢測、監督執法三位一體和部、省、市、縣職能各有側重的飼料安全保障體系,基本滿足飼料管理部門依法履行飼料質量安全職責、保障動物性食品生產源頭安全的需要。
  飼料效價和安全評價基地建設:依托具備設施和工作基礎的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建設國家飼料評審中心和涵蓋主要食用動物品種的飼料安全評價基地,設施條件、技術手段、人員素質和質量管理體系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評價結果與相關國際組織和主要發達國家互認,基本滿足我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主要品種安全性與有效性評價、潛在有毒有害物質和非糧飼料原料安全風險評價工作需要。
  飼料安全檢測體系建設:依托中央和部級直屬技術機構提升飼料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研究能力和飼料質量安全基準物質研發能力。依托現有部級飼料質檢機構提升建設針對不同類型有毒有害物質的專業檢測參考實驗室,開展有毒有害物質快速檢測技術和高精度確證技術、未知風險物質篩查鑒定技術研發和主要基準物質研制。以完善確證檢測與預警監測能力為重點,提升現有部級、省級和重點區域飼料質檢機構的質量檢測和風險分析預警能力,改善檢驗檢測儀器設備條件,全面滿足按照國際國內技術標準開展飼料安全監測的工作需求。支持大中型飼料生產企業加強檢測實驗室建設,提高裝備、人員和管理水平,有條件的地區建立第三方飼料檢測機構。為飼料生產和使用大縣飼料監督執法機構配備移動監管平臺,裝載快速檢測取證設備,實現現場抽樣、取證和主要違禁物質快速篩查。
  飼料安全監督信息平臺建設:運用現代網絡通訊技術,建設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管理信息平臺,對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注冊登記、生產企業行政許可等信息進行集成整合,實現數字化集中管理、適時更新和公開查詢;為基層飼料監管人員配備便攜式查詢終端,實現飼料產品行政許可情況和生產企業合法性現場核實信息化。建設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質量安全監測信息管理平臺,通過數據庫實現質量安全監測及查處信息實時報送和快速傳遞。
  二、秸稈養畜示范工程
  針對農作物秸稈處理利用率不高、飼喂效率仍有提升空間的現實情況,把發展秸稈養畜與建設現代養殖業、調整畜牧業結構、發展循環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秸稈養畜在農牧結合中的關鍵節點作用,推動糧食主產區實現牛羊增產、農業增效、農牧民增收、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秸稈養畜聯戶示范:選擇草食牲畜飼養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地區,由地方畜牧技術推廣機構或農民專業合作社牽頭組織,支持適度規模養殖戶建設秸稈處理設施,購置秸稈處理機械,擴大秸稈養畜規模,繼續擴大提高秸稈利用量和秸稈處理利用率,鞏固草食牲畜自繁自養模式,穩定母畜數量,保護草食牲畜基礎生產能力。
  規模場秸稈養畜示范:支持規模養殖場自行或訂單種植青貯玉米,建設秸稈收集處理設施,購置秸稈處理機械,推廣全混合日糧等先進飼喂技術。鼓勵示范場擴大秸稈處理能力,為周邊中小養殖戶提供優質商品青貯飼料,建立形成以秸稈為主要粗飼料資源、采用先進適用養殖技術、糞便回田利用的現代化農牧循環發展基地。
  秸稈青黃貯飼料專業化生產示范:支持秸稈資源集中連片、但草食家畜比較分散的地區建立秸稈飼料專業化生產企業,推廣統收、統貯、集中供料、分戶使用模式,推進秸稈飼料專業化生產和商品化利用,為周邊牛羊養殖戶提供長期穩定的粗飼料供給。
  秸稈成型飼料產業化加工示范:支持秸稈資源富余地區建設大型商品秸稈飼料加工廠,利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處理手段,將農作物秸稈加工制作成便于保存、運輸的秸稈顆粒飼料、秸稈配合飼料、秸稈生物飼料等產品,調節粗飼料資源區域性、季節性短缺,為農牧區防災減災提供飼料儲備。
  三、蛋白質飼料資源開發利用工程

  針對我國大豆、魚粉主要依靠進口,蛋白飼料原料瓶頸制約日趨嚴重的狀況,對糧油、食品加工副產物等非糧原料進行優質化處理,部分替代魚粉、豆粕,結合氨基酸平衡技術,緩解我國蛋白飼料原料不足壓力,增強持續發展能力。
  雜粕優質化利用技術示范:建設采用新工藝壓榨棉籽、油菜籽等油料生產脫毒餅粕示范基地和雜粕深加工生產優質濃縮蛋白示范基地。通過示范基地建設,推動國內雜粕資源優質化,提高雜粕在畜禽飼料中的添加比例。
  食品工業副產品高效利用技術示范:建設利用動物加工副產品深加工生產優質蛋白的示范基地,利用食品工業糟渣廢液經微生物發酵生產優質蛋白的示范基地。選擇一批大型飼料生產企業,建設蛋白質飼料資源高效利用示范基地,結合氨基酸平衡技術,開展低豆粕、低魚粉和低總氮飼料產品生產和示范推廣。
  苜蓿高效生產加工示范基地:在東北、華北、西北分別建設苜蓿高效生產和加工示范基地,利用退耕地、鹽堿地等非耕地種植優質苜蓿品種,推廣高產栽培和草顆粒、草粉等草產品加工技術,提高苜蓿等優質飼草的生產利用效率,增加飼料蛋白資源供給。
  四、飼料科技創新工程
  飼料科技轉化基地:積極引導科研單位、大專院校、企業緊密結合,建立飼料科技產業聯盟。繼續加大飼料科技投入,以飼料基礎數據庫、安全環保飼料添加劑研制、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研究為投入重點,推動飼料科技創新。將現有技術進行系統集成、組裝、轉化,促進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
  加工技術改造示范基地:選擇一批生產規模大、管理水平高的飼料加工廠,采用現代化加工工藝和信息化管理手段進行技術改造,建立優質高效飼料生產示范基地,推廣飼料生產全程精細化管理理念,降低加工過程中的原料損耗、能耗和粉塵污染,提高生產效率。推廣飼料散裝運輸及配套技術。
  飼料工業人才培訓基地:以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為依托,加強飼料行業質量安全、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學習借鑒國際先進飼料管理經營和質量安全控制經驗。強化職業技能鑒定和從業資格準入,提高飼料行業關鍵崗位人員整體素質。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飼料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十二五時期加快推進飼料工業強國建設的重要性和艱巨性,按照規劃確立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完善工作機制,深入調查研究,細化重點任務,扎實推進各項工作。要切實履行規劃指導、政策落實、協調服務職能,與發展改革、財政、稅務等部門積極溝通協調,努力爭取政策扶持與資金支持,組織實施好飼料工業十二五重大建設工程,確保規劃目標順利實現,促進飼料工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繼續執行飼料產品免征增值稅等稅收扶持政策。把養殖場散料儲運設施設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推廣廠場對接低成本產銷模式。充分發揮公共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支持優質飼料原料、新型飼料添加劑生產基地建設,大力推進秸稈養畜。堅持玉米優先滿足飼料工業需要,嚴格控制以玉米為原料的深加工業發展。增加飼料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投入,加大對基層飼料安全監管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強信貸扶持和金融服務,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飼料工業,支持飼料生產企業兼并重組和推進產業化經營。
  三、著力強化科技支撐能力
  把飼料基礎數據庫完善與應用、飼料資源產業化開發與安全高效利用、新型飼料添加劑研發與應用、飼料安全評價、檢測技術與質量安全預警等列入“863”計劃、科技支撐、公益性行業科技專項等科技計劃的重點支持領域,加大國際先進技術引進力度,加快推進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支持飼料企業建立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承擔或參與國家科技項目實施,引導飼料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推進飼料基礎數據和基本技術共享,培育行業科技成果轉化中介組織,鼓勵飼料企業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產學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四、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建立健全各級飼料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作用,加強飼料普法宣傳,提升從業人員素質,推進行業自律和誠信體系建設,強化飼料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積極開展行業指導,組織實施品牌戰略,引導企業整合融合,推動企業做大做強,促進行業和諧發展;組織多領域、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幫助企業拓展國內外市場;維護飼料企業和行業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公正、公開、有序的市場秩序。 

上一條:農業部:8月第3周主要畜產品價格普遍微漲
下一條:中國養豬業九大變
收縮
  • 532-89945868

    <tr id="iyho9"><center id="iyho9"></center></tr>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宁县| 莱西市| 额济纳旗| 阳江市| 松原市| 前郭尔| 隆尧县| 农安县| 北安市| 盐城市| 武定县| 凤凰县| 通山县| 滨州市| 屏边| 易门县| 高雄县| 白水县| 大化| 景东| 华阴市| 枣强县| 偃师市| 高清| 婺源县| 郯城县| 安乡县| 潜江市| 尼木县| 东源县| 米泉市| 武山县| 镇赉县| 江川县| 凤翔县| 兴化市| 镶黄旗| 曲麻莱县| 昆山市| 梅州市| 康马县|